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

         张伟

           问题: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对于“国之大者”这一概念,领导干部应如何理解和把握?

从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出“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至今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引发社会各界尤其党员干部的热议,使“国之大者”成为高频热词。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国之大者”写入这份党的历史重要文献,明确提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国之大者”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内涵丰富、用意深远。领导干部必须深刻把握“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并坚决体现在工作职责之中。

一、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算好“三笔大账”

“国之大者”包含两个关键字,一个是“国”,一个是“大”。“国”字本义是指疆域、地域,后来泛指国家。“大”,本意是讲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所比的对象,引申之后就是范围、程度等深广。“国之大者”,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大事要务。

回顾百年党史,初心使命从未改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围绕这个核心,党中央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提出的思想主张,确立的重大战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进的重大工作,都是“国之大者”的基本内容。“国之大者”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广大人民幸福期待,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居于核心位置、优先地位的原则立场、利益关切、战略部署。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有大格局,对大是大非、大事要务、大政方针把得牢、守得住,做到心中有数,有方向、有定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打大算盘、算大账。具体来说,至少要算好“三本大账”。

其一,旗帜鲜明政治账。这体现了“国之大者”的根本性质。“国之大者”本质上是个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大命题。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立党立国立身之本。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否则,从政治上看问题就是一句空话。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中是体现最突出的方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首次提出“国之大者”时就开宗明义地强调,要自觉讲政治。

心怀“国之大者”,要处理好政治账和非政治账的关系。一件事该不该做,要学会做政治上的考量。比如,反腐败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肯定会遇到阻力,会得罪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政治账:“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只要坚持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又如,针对因粮食连年丰收带来的某些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政治账:“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因此,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其二,人民幸福关切账。这体现了“国之大者”的基本价值去向。心怀“国之大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21年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国之大者”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我们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是国家根本。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国之大者”。

致广大而尽精微,人民幸福关切不仅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不能因为“国之大者”的“大”,而把“国之大者”当作一句“大”话。我们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新需要,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最根本的职责、最基本的规范,保民安、纾民怨、解民忧、促民享,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其三,国家事业发展账。这体现了“国之大者”的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着眼于中国之治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阶段,践行“国之大者”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国之大者”的时代特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胸怀两个大局是“国之大者”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江西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国之大者”时,反复强调这个时代特征。

胸怀两个大局使我们的目标前所未有的远大,同时必须对前路艰险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当前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新变数新风险前所未有,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世界多极化推动国际力量格局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东升西降”成为大变局发展的主要特点。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加快变革,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创新版图重构和全球经济结构重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更是加剧世界大变局向纵深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是大变局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胸怀远大目标,同时身处危局变局;机遇前所未有,同时挑战前所未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全党上下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心中有数,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要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心怀“国之大者”蕴含对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必然要求。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三、提升政治能力,把心怀“国之大者”落到实处

心怀“国之大者”,本质是讲政治,关键是增强政治能力。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能力上的要求,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党员干部能否做到讲政治,是否善于讲政治,是政治能力强弱的体现,同样也需要借助政治能力进行检验。具体来说,要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提升政治判断力。党员干部担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心系“国之大者”,要对大局、大势和大事看得清、辨得明,拥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至关重要。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要善于思考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提高政治判断力,心怀“国之大者”,要着重保持清醒政治头脑,识别防范政治风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政治风险能力。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

提高政治领悟力。我们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上下同欲者胜,对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展开的重大部署和交办的重大任务等,全党同志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领导干部担的是政治责任,只有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党中央精神融会贯通,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才能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大局、把握大势、跟进大事。要在方式手段上落实落细,在具体中深入,在深入中见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本部门本地方工作职责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探索重大工作任务项目制化,实现日常重点事项清单化。

提高政治领悟能力,离不开政治理论学习。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越深、悟得越透,政治领悟力才会越强。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好领会好党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才能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在理论学习上,一是自觉主动学,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才能水到渠成、融会贯通。二是及时跟进学,党中央作出新的决策部署、出台新的文件,要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三是联系实际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决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四是笃信笃行学。要学而信,从渐悟走向顿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要学而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

提高政治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心怀“国之大者”,贵在落实,重在实干。要提高政治执行力,主要解决在政治上“干到位”的问题。只有坚决与党中央对标对表,不搞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才能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要带头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不折不扣执行上下功夫,推动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决策和工作部署,对“国之大者”领悟到位,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是提高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的精髓所在。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从历史上看,家国情怀起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士大夫精神在整个民族遭受苦难之后的精神重构,带有很强的积极、正面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这种超越民族、意识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建设、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更显著作用。

【作者张 伟,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4月19日)

返回】 【顶部】 【关闭

 Copyright @ 2003-2013  新乡党史方志网

 豫ICP备14008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