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辽吉功臣马仁兴抗战时期在河南

 中国农工民主党新乡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郭学工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四平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马仁兴是1947年6月23日四平战役中牺牲的我军高级将领,时任辽吉纵队独1师师长。1947年8月22日,辽吉省委授予马仁兴“辽吉功臣”光荣称号。东北军政各界先后4次举行追悼公祭活动。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将四平市原共荣大街命名为仁兴大街。白城子修建了马仁兴纪念塔、“仁兴体育场 ”。

马仁兴,1904生,河北平乡县人。1920年从军,参加了中原大战、北伐战争。抗战时期,率部参加抗击日寇,1938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率部脱离国民党军,历任八路军冀中骑兵2团团长、冀中(晋绥)27团团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1旅旅长、辽吉纵队独立1师师长等职,1947年6月牺牲于四平战役。

辽吉功臣马仁兴与河南有着不解之缘。抗战时期他曾3次出入河南,最长一段10年之久。在河南这片热土上,马仁兴完成了由三民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为民族独立解放浴血奋战6年。

一、河南是马仁兴抗战时期浴血奋战的重要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骑兵28团(以下简称28团)团长马仁兴奉命率部在骑兵14旅(以下简称骑14旅)编成内,“8月初乘火车到达河北省高碑店设防。半月后,日本鬼子突破一线战地,我骑兵掩护步兵撤退”。

10月31日,“程潜为加强商震部的战斗力,特令独立骑兵第14旅张占魁部和铁甲第1中队长何平率第1装甲车开赴安阳,归商震指挥。”“骑兵第14旅的任务是在水冶镇附近积极向北搜索敌情,掩护本集团左翼安全。”马仁兴28团在距安阳老城不到5公里,史学称殷墟的小屯组织防御,防止日军侧击包抄安阳。

11月2日晨, 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报告“敌骑兵约三四百名由水冶镇北向我旅攻击,敌后有后续步兵部队。小屯以北约6华里有敌约一两千人向南运动,已令杨天斌团在水冶镇与敌战斗。小屯方面敌人,我正严密监视中”。水冶是日军主要攻击方向,战斗甚为激烈。4日“敌分4路强渡安阳河,向我军发起全线进攻,与我骑兵第14旅在水冶镇、小屯方向展开激战”。“敌骑兵部队向安阳以西20公里的水冶进击,其后续步兵尾随跟进。”“驻守水冶镇的骑兵14旅杨天斌团奋起迎击,战斗十分艰苦”。据马仁兴所在28团班长张庆诚回忆:“我班被命在城西放军事哨,日本鬼子派装甲车对我军防地实施威力侦察,我班将其击退。”“同日,敌空军出动频繁,以多架飞机协同水冶镇、小屯、安阳车站以北地面敌军作战”。 11月3日下午,“骑兵14旅由水冶镇、小屯向后转移。”一天后,安阳失陷。

骑兵14旅自安阳撤离,担负租粮寨(开封县刘店乡)迄黄河铁桥间河防。徐州会战后,日军土肥原贤二14师团孤军深入,被阻于兰封。1938年5月21日, 薛岳指挥国民党军12个师组成豫东兵团发起兰封战役。黄河北岸的日军混成第4旅团,企图经封丘贯台强渡黄河增援,黄河保卫战由此引发。

马仁兴带领28团官兵,以黄河为依托阻击日军,保证兰封战役侧翼安全。张庆诚回忆说:“我团沿黄河在兰封县与日军激战数次,敌人多次向我阵地猛烈攻击。激战中,马仁兴团长命我传达命令,要各部向两翼撤退到有利地形后占领阵地,将正面让给敌人。日暮前,敌人没敢向我进攻。日暮后,在炸开黄河黑风口之前,我团连夜撤到黄河以西。从5月24日兰封失守,到6月7日花园口决堤,率部作战10余天”。28团“与数倍之敌作战,他(马仁兴)亲带一个连冲锋,负伤后不下火线”。“被通讯员捎回,送往西安疗伤”。

“骑兵旅转至周家口(今周口市)一带,沿黄河(黄泛区)一线防守。” 1938年10月初,日军进击武汉,周口保卫战打响。日军铃木旅团在7架飞机配合下,对14旅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和连续数天的火力突击。10月1日,日军从淮阳子午营(查无此地名)出发,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乘汽艇、木船兵分两路向周口北郊外围据点发起进攻。激战4昼夜,前哨阵地工事全部被毁,守军撤回北大堤。接着敌机对守军纵深防御阵地连续轰炸数天。

10月6日,7架敌机对周口市区猛烈轰炸,接着向防御阵地猛烈炮击。100多只汽艇、木船,满载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架着机枪冲来。旅长张占魁、28团团长马仁兴、27团团长杨天斌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守军依托木船还击,船让打穿了,就把衣服撕烂堵塞船帮据守还击;士兵们站在水里被密集的火力打得直不起腰,索性蹲在水里露出头打;工事被炸毁了,隐蔽在坟头后;坟头被炸掉,躲进炮弹坑里。当敌大批汽艇冲抵南岸时,几十门土炮轰鸣,铁砂、耙齿、碎犁面飞向鬼子。战斗持续了7天,后3天3夜更为激烈,日军伤亡惨重,丧失攻击力量,拖着一千多具尸体败回淮阳。 此役共击毁敌汽艇60艘,击毙敌1000余名,成为国民党军抗击日军以少胜、多以劣胜强的模范战例。

     战中,14旅接到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坚守周口,等待增援的电令。援军赶到时,战场已趋于平静,骑兵14旅独自完成了周口阻击战。战后,旅长张占魁晋升为陆军少将,荣获三等宝鼎勋章1枚;以下官兵分别记了战功,颁发了奖章。28团2连副连长张庆诚说:“我团激战数日,团长(马仁兴)负伤不下火线,与敌人拼死抵抗,血战数日,阻止了敌人的攻击。”不可一势的日军败给中国军队是件很丢人的事,指挥官铃木长官羞于见人,吊死在周口东边的破窑洞里。

1938年底,骑14旅编入庞炳勋40军,自漯河出发,经清化(今博爱县清化镇)北渡黄河调往山西,1939年3月29日到达晋东南地区。“开到山西晋城,陵川县、长子、壶关白沿一线。40军军长庞炳勋接任河北省主席,名为抗日实为摩擦。”那段时间,马仁兴经常接到“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命令。身处敌营,明顶硬抗不行,只能软磨暗抗。为维护统战大局,马仁兴按照党的指示忍辱前行。

1940年3月5日至8日,八路军太行、晋察冀军区发起的磁武涉林战役后,骑14旅移防至河南林县(现林州市),28团驻林县河涧镇郝家窑。中共骑14旅地下党支部屡遭破坏,处于危险境地,根据八路军3纵队司令员何长工指示,于1940年4月15日率28团脱离国民党军,随后与晋察冀八路军骑兵“合为一处”,编为晋察冀骑兵2团。

1942年7月中旬,马仁兴接任冀中27团团长。率部在冀鲁豫根据地朝阳、阳谷、寿张、郓城地区休整,期间曾攻克南乐(濮阳市)日军据点。8月底,冀中军区奉命向太行山转移,冀中27团负责转移安全,在浚县天门会(地下党工作站)协助下,横穿内黄300里封锁线,在汤阴以西宜沟附近桥洞通过平汉路。

河南抗战期间,马仁兴身份有过3次变换。一是任国民党军骑28团团长,率部参加安阳保卫战、黄河阻击战和周口保卫战等正面战场作战,先后两次身负重伤。二是1938年10月,马仁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负起了骑14旅中共地下党领导之责,利用团长身份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40年4月14日,根据党的指示,率部在林县(今林州市)郝家窑村(今茶店镇)脱离国民党军参加八路军。三是1942年7月上旬,马仁兴任八路军冀中骑兵团团长,率部在日军重围中活动70多天后冲出重围,抵达冀鲁豫根据地。转任冀中27团团长后,率部掩护冀中军区转移至太行山根据地。

二、在河南马仁兴实现人生重大转变

在河南这片热土,马仁兴完成了由三民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人生重大转变,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

马仁兴15岁(1919年)偷跑到北平参加“五四”运动,遭到反动军警拘捕。做为孙中山三民主义追随者, 1920年,毅然弃文从军投身陕西第3混成旅。旅长张宝麟是同盟会员,马仁兴从其所为看到了社会进步的希望。张宝麟对中国前途心灰意冷弃官投入佛门后,马仁兴脱队返乡。1924年9月,马仁兴投身至同盟会北方支部领导人孙岳统辖的国民军第15混成旅,参加“北京政变“后,该旅编入国民军暂编第3军转战河南(停留时间很短)。“五原誓师”后,马仁兴对第3军军长徐世昌弃冯(玉祥)投阎(锡山)不满,“跳槽”至三民主义积极倡导者冯玉祥国民军第1军。

8年中,他两次投军,三换“门庭”,追随张宝麟、孙岳、冯玉祥,以期实现三民主义梦想。然而,他心中的偶像如同庙里的神象一个个轰然倒下。初涉社会,他看到的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军阀土匪横行霸道、社会生产力抵下,社会矛盾激化,奠定了中国必须彻底变革的思想萌芽。对枪杆子重要性的认识和为什么民众没有自已的队伍的困惑跃然而生。

1927年,冯玉祥东进北伐,马仁兴随队再次踏上河南土地,直到1938年底,在河南生活、战斗了11年之久。   

1928年,马仁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国民军军事政治军官学校,学习期间任班长。毕业后入骑兵2师任政训处长,在开封集训期间集体加入国民党。此间,他结识了好友“如李若墨、李茂林等(后知道他们是共产党员)。由于他们的帮助和澎湃的革命运动,就使我(马仁兴)在政治是得到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时还是三民主义性质的,而对共产主义尚未详尽的了解。”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对蒋介石的人格产生厌恶,对国民党的那点希望破灭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井冈山闹起了“红色割据”,他开始关注共产党,关注红军。这段时间,马仁兴虽心灰意冷,仍执著地追求自已的理想。

1930年,骑兵2师与骑兵3师合编,马仁兴转任骑兵3师参谋、参谋处长。中原大战期间,随部转战河南、山东,1930年5月31日,参与组织指挥了著名的夜袭归德(今商丘)机场战斗。冯玉祥战败,骑兵3师隶属国民党政府节制,奉命移防丰县。马仁兴出任骑3师少将师参谋长。国民政府短缺骑兵3师军饷,1931年12月25日,引发了兵砸丰县县政府事件。终以骑3师缩编为骑后14旅,移防商丘县以东,担负护路任务了结。 “丰县国民党部诬我师为杂牌军,企图解决。那就更加(深了)我(马仁兴)对国民党的不满”。在共产党员李茂林帮助下,马仁兴认识到,社会上一切不公平都是坏制度造成的,坏制度是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国民党军队是这一制度的保护神。“清楚了国民党的反动,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认识”。

国内外矛盾交织愈演愈烈,马仁兴不仅耳闻目睹且裹挟其中。1933年春,河南沈丘、新蔡、项城等县千余饥民暴动。1934年,骑14旅奉命镇压鲁山、宝丰一带老王太、李功九等大股“土匪”武装。1934年9月,骑14旅杨天斌28团3个连奉命袭击了驻在新蔡的中共豫皖边区县委,县委书记崔庆萼及县委成员全部牺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不抵抗,骑兵14旅官兵产生极大怨气。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骑兵14旅卷裹其中,调往洛阳绳池待命。社会极度混乱、国民政府的无能及“攘外先安内”的反共策略,一次次刺痛马仁兴的心。

马仁兴与好友、时任骑14旅参谋长的潘鸿飞面对如此之多的困惑与不解,“每于月明风清之下,互相讨论和问难”排疑解难。他们对国内时局、对共产党是穷人的党的看法惊人一致。对共产党员为理想舍身赴死表示由衷的敬佩。中国会亡吗?中国能战胜日本吗?抗战要打多久?等问题缭绕心头。西安事变让他看到了共产党真心抗日的诚挚决心,看到中国共产党的豁达、远见和高明的政治智慧, 看到了中国希望所在,毅然下定以身报国的决心。马仁兴思想产生突变,他在自传中写道:“这样就使我在理论上认识了共产主义。确定了革命的人生观。于是对共产党、红军、苏维埃制度发生了无限的热爱。从本质上认识了国民党,抛弃了过去对它的幻想。”这发自内心的自白,是他最终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基础。

七七事变后一年中,马仁兴率部转战冀豫,行程数千里,3次与日军交手屡战屡败,且身负重伤。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无胜绩可言。平汉线独立46旅鲍刚,正定唐永良旅长、团长王成桂,安阳崔霬旅长等堪称抗战英雄,其结局大多很惨,或被暗杀,或被撤职永不录用。兰封一役,日军“最多不过五六千之数,而我以12师兵力围攻不克,不仅部队复杂,彼此推诿,溃败可虞;即使攻克,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黄河防御马仁兴竟遭遇到保存实力,见死不救的厄运,他对“国民党高级军官按兵不动甚为愤怒”。尤其决黄河之堤阻挡日军的愚蠢作法,使数以百万计民众流离失所。马仁兴清醒地认识到,腐败政权在,腐败制度在,无法挽救兵败国衰的趋势。

马仁兴从渺芒中看到希望,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120师晋北神池屡次对日作战,坚定了他谁抗日就跟谁的决心。同时,他在疑惑,八路军人没国军多,武器没国军好,他们是怎么打胜仗的? 没等伤好利落,马仁兴即返骑14旅参加周口保卫战。抗战统一战线使骑14旅在无任可外援的情况下,击退日军铃木旅团的进攻,取得了周口保卫战的胜利,为马仁兴与共产党组织接触创造了条件。    

同样的骑兵14旅,同样的指挥员,同样的武器装备,周口保卫战为什么打得赢了?马仁兴看到了让部队焕然一新的精神。他明白,那是共产党注入的。时任中共28团党支部书记余克回忆说:“骑兵旅是国民党的一个杂牌部队,旅长张占魁处于扩张势力的目的具有两面性,在抗日的旗子下谋求我党的好感,因而接纳了我们派去的20多名干部,接受了带队领导人汪治所交的名单,允许这些干部按共产党的规矩进行政治训练。”“以参谋长潘鸿飞和28团马团长为首的进步派,大胆支持我派入干部的工作,使部队的政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连队发展了一批党员,扩大了党的影响。”28团2连副连长张庆诚说,“抗日救亡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不仅请来了抗日救亡宣传队,还发动军官们带头化装演剧。演日本强盗的罪行,演沦陷区人民在日寇铁蹄下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演敌占区人民与日寇进行的不屈斗争;军民关系也比以前好多了。从那时起,几乎每天晚上都召开大会,团长带头上台讲演。国破家亡,士兵们积蓄已久的怨愤,象炸药拉响了雷管,猛的炸了起来,有力的推动士兵们向革命方向的转变。”战后,经“汪治同志(他从新四军来)介绍,于10月间加入了共产党”。那一年是1938年。马仁兴人生择路用了18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完全是自愿选择。他抛弃了给他官做,给他钱花的国民党,选择的是缺吃少喝,寄托着民族希望的共产党。

那一年马仁兴34岁,年青人的冲动存量不多,决择人生的重大时刻,人生态度发生突变,不排除性情耿直,嫉恶如仇的一面,有不受重用嫉贤妒能的一面,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不曾放弃的人生追求。渴望投身民族救亡事业,自己的理想与共产党奋斗目标相融是他的向往。他十分清楚,蒋介石对共产党恨之入骨,只要沾边,现在得到的一切,倾刻荡然无存,随时面临丢钱丢官丢命之险。他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内心坦然充实,幸福感跃然心头。他对理想的“敬畏”,使他对“组织”有独特认识。他说,从此,就在我党的直接领导下过生活了。我知道一个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如不参加组织,不在党的领导下去活动,那么他就是一个空想家,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这段话清楚地表明,马仁兴下定了“为民主和平,为老百姓的事业干到底,干到死!”的决心。何为“在我党的直接领导下过生活”?说白了,就是“托命”于党,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找到光明的马仁兴,按党的指示继续在28团当团长,虎口搏命负重前行。

马仁兴如此优秀,入党为什么这么迟?一是没有与中共党组织直接接触的机会,统一战线给了机缘。二是1937年之前,“在旧军队发展党的组织,一般是要兵不要官。刘少奇来北方局后,提出了在军官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意见,才改变了白区党的‘左’倾路线。”

1938年底,国民政府对骑14旅产生“赤化”之疑,将其编入国民党军40军庞炳勋部后调往山西,增强与八路军搞磨擦的力量。八路军129师发动磁武涉林战役前后,庞炳勋察觉到中共骑14旅地下党活动。根据八路军第3纵队司令员何长工“坚持最后5分钟,必要时把部队拉出来”的指示,马仁兴于1940年4月15日,率28团在林县河涧镇脱离国民党军。129师771团政委吴富善根据豫北特委书记张晔指示,在河北涉县南成功接应。

三、缅怀英烈的深刻启示

追溯马仁兴烈士人生轨迹,彰表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今天党建带来许多深刻启迪。

启示之一,跻身于共产党旗帜之下是人民的意愿。很多人说,中国革命是共产党带领穷人闹翻身求解放。这句话不完整 。革命队伍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力量,很多出身地主、资本家,或知识分子、国民党高官人们投身革命,马仁兴是其中之一。他家有田百余亩,分家后尚得田几十亩。几代人都是教书先生,称得上书香门弟,是乡间小有名气的乡绅。类似马仁兴这样一批有思想、有报负的人投身革命,不为生活所迫。唯一的解释是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当他们为民主、光明、幸福的理想感召,为共产党的政策折服,被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融化,便奋不顾身、奋不顾家融入其中。有些人为参加共产党还碰了壁,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仍执著追求光明。有的人受到莫明委屈,甚至遭无端打击,仍然不改信仰坚定走下去。共产党能吸引到这些人,回答他们百思不解的疑惑,说明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有实践中的现实。他们自愿投身革命的事实,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夺得天下和这个党执政中国的合理性。

启示之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共产主义战士思想根基中的重要养份。这两者很多地方极为相似,入党前马仁兴以中国传统文化规范自我,入污泥而不染,身居高官绝无恶习。入党后,自觉关进党的“笼子”, 模范处理权钱关系。 1938年,马仁兴父亲马乾元在日军轰炸中惨遭不幸,紧接着大女儿不幸夭折。长子、时任冀中骑兵团参谋马乘风在“五一”反“扫荡”中牺牲。马仁兴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挣脱出来,继续为理想信仰战斗。他和他所带领的部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经受住了生死和艰苦 “双重”考验。他优秀品质人格转化为党的形象,成为军魂的一部分。  

启示之三,社会变革中的政治养份对于巩固提高理想信仰作用巨大。观察与思考是马仁兴人生重要的习惯。加入共产党前在河南的10年,是他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认清纷乱时局的10年,最终选择共产党就是思考社会的结果。参加八路军后,马仁兴与5个敌后根据地接触。挺进东北后,参与创建辽吉根据地。党的施政纲领,根据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指战员对敌斗争英勇奋斗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看到了所从事事业的价值和未来。不断从变革形势和群众中汲取养分力量,提升充实对事业、信仰的理解和认识,是马仁兴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动源。深入研究马仁兴烈士生平,会发现他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尤其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优秀品质,将这些党的财富动用于今天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平战役纪念馆研究员张宇明是研究四平战役的专家,很多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她对马仁兴有这样一段评价。

“忠诚理想,爱国爱民,善良俭朴,勤思好学,种种的优秀品质构筑了马仁兴倍受赞誉的一生,而这不也正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吗?一个在军阀和国民党的军队中浸润了20多年的“旧军人”,仍能保持这样的优秀品质,足以说明他的品德中有着多么强大的“能量”。从高官厚禄的国民党将军到破衣烂衫的八路军团长,面对如此巨大的人生落差,如果不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想,他的精神世界是一定会坍塌的。从1938年入党到1947年牺牲,马仁兴其实只有不算很长的9年党龄。但这9年的战斗历程却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笃实的共产主义者,他用行动脚踏实地的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返回】 【顶部】 【关闭

 Copyright @ 2003-2013  新乡党史方志网

 豫ICP备14008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