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减租减息政策分析 ——以河南农村地区为例

 新乡市牧野区新辉路街道办事处  姜婵婵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全国上下各个民族、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们站在一起、共同抗日而制定的一项基本的土地政策。这样一项过渡性政策,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有效地调节了农民与地主这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发动根据地的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大潮当中,也有利于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与拥护。减租减息政策的制定,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家大局的英明决策,这样一项决策的执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即政策执行的地域性。本文以我的家乡——河南为例,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在这一片土地上的执行、落实情况。
                  一、河南农村减租减息政策的制定背景

抗日战争之前,总体上看,河南农村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从历史上看,抗战之前,晋冀鲁豫边区的农村总体上一个样,就是经济上凋敝萧条,百姓生活贫困。河南农村的人们深受高额地租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收入严重偏低。农业生产更是极端落后,几乎全部是靠天吃饭。

一方面,从土地占有状况来看,在豫北等地区,“除涉县清漳河两岸略有一部分水地收入较丰生活较裕外,其余大部都是山地,石厚土薄,人多地少,特别是两漳汇合之下游及四省交界之处,生活最为艰苦,所谓‘半年糠菜半年粮’者”。在河南农村,各地土地集中情况不尽相同,土地集中比较严重的地方是豫北安阳、内黄一代,这样的地区大地主操纵着社会经济的命脉,“漳河下游的安阳东部一带,是冀豫接壤、土地集中地区,其集中情况,本区乃至华北少见,据史料记载,这里 60—70%的土地掌握在仅占户数 5—7%的地主手里。安阳豆管营,全村 60 顷土地,其中 40 顷掌握在一户大地主手里。”

另一方面,在劳动力、耕畜、农具等方面,由于地主阶级的勒索榨取,各种灾害影响,农民极端贫困,大量农民背井离乡,农村劳动力缺乏。以豫北辉县为例,据调查:“1928年有工作能力的人数656人,出外工作人数15人,百分比为2.3%,到1933年,有工作能力的人数781人,出外工作的人数42人,占 5.4%,增加 2.1 个百分点。”农具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事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战前主要劳动工具还是旧式传统农具。在传统农业中,畜力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甚至在一些耕作中具有人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牲口中,分配也极不均衡,好牲口往往为地主富农所有,河南辉县的耕畜分配就反应了这种情况。

 

根据《河南农村经济调查》(中国农村,1卷2期,65页,1934年11月)中的《1933年辉县各类经营中耕畜的分配》表中可知,在河南辉县的农村中,富农拥有大量的马、骡,两项合计占其总数的 73.26%,中农则是 38.89%,贫农只有 19.12%。中农、贫农所有牛、驴的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61.11%,80.88。由此可知,抗战之前,河南农村不论是土地占有状况还是耕畜、农具分布状况,都是地主阶级、富农等占有绝对优势,而贫农等则劣势明显。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侵入中原,包括河南在内的广大华北地区被日本人所占领、所蹂躏,生产力遭受了极大地破坏,百姓面对战争炮火,或是流离失所,或是卖儿卖女,陷入了极大的生存困境。相伴随的是,河南农村社会的劳动力被残杀或伤害,农业生产活动难以为继。日军在抗战中对河南农村地区及当地经济的破坏与掠夺有多严重呢?有一组数据为证。日军对河南农村地区劳动人口尤其是壮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屠杀与迫害,劳动人民是河南农村存在的基础,是河南农业活动的主力军,日军对劳动人口的残杀,在昔阳以西,几年来50000多居民被敌杀死、拉走,再加上伤病逃亡等原因,剩下的已不到一半。日本鬼子进攻中原,还导致了河南农村地区农时耽误与疾病流行。中原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很是依赖,中华农耕文明也强调遵循农时,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原地区农村社会的直接危害就是耽误了农时。此外,八年抗战中“其中患传染病者有12.2万人”。最后,日军为了达到摧毁河南抗日根据地的丑恶目的,对沦陷区加强统治和掠夺的同时,不断向沦陷区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进行扩张、延伸,为此修筑了很多的碉堡、封锁沟墙、公路、据点等等,征用了大量的河南农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仅被剥夺了正常的生产劳动时间,更有甚者,他们在苛刻的工程劳动当中受伤严重,甚至于丧命。人祸当前,河南部分农村地区连接遭到水、旱、蝗灾的侵袭,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严重受损、农民生活不得保证、农村状况更加恶化。

具体到地租利息,这两者在抗战时期的河南农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先来看看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河南农村地区的地租形式,这一时期河南农村地区的地租形式通常来说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大种地,就是说地主把名下的土地租给佃户即农民,而土地之外的其他生产资料包括耕畜、农具、种子、肥料等全部由农民自行解决,待到秋收之时,农民们把土地上面的粮食按照约定的租率交还给地主,这是一种形式;另一种是小种地,就是说地主将自己的土地租给农民打理,除此之外,地主所有的耕畜、农具、种子、肥料也一并交给农民,农民在种地过程中只付出自己的劳动力,最后收成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给地主。在河南农村的山区,最常见的土地租佃形式就是“死租”,这里的“死”,和银行存款的死期一个意思,即固定的比率,意味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之后,不论丰收或者歉收,农民必须把既定的地租交给地主。在当时的河南农村,不管地主与农民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租佃合约,农民所承受的地租率都是极高的。由于这极高的地租率的存在,广大河南老乡常年处于朝夕不保的状态,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与此同时,地租的孪生兄弟——高利贷,在河南农村也极为流行,同样是农民的噩梦。庞大的地租、 绝少的额外收入,每年的收获物经常不够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与开支,这一切使得抗日时期的河南农民们生活艰苦、生存窘迫。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代中国农村,占人口90%以上的农民资金极端缺乏”  ,遇到家庭的红白喜事、生病天灾等大事之时,便不得不向放贷者借钱,以求渡过难关。农民借钱,由此便带来了高额的利息,利滚利、仿佛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成为压垮农民的一根根稻草。以上便是抗战时期河南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面对这样的形势与局面,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想要在左右为难的境地里寻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解决现实困境、统一抗战势力,就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势力、多种因素。                                                                                                                                                                                                                                                                                                                                                                                                                                                                                                                                                                                                                                                                                                                                                                                                                                                                                                                                                                                                                                                                                                                                                                                                                                                                                                                                                                                                                                                                                                                                                                                                                                                                                                                                                                                                                   

二、河南农村减租减息政策分析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对抗外敌的大局,做出了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重大决定。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出的以物质利益为杠杆调节阶级间的冲突的具体方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物质利益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杠杆。而在我国,减租减息的提出,是为了实现民族和阶级及个人利益之间的高度统一。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白区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上,当时的党的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要将之前的土地革命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即实行“二五”减租政策,以此来保障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永佃权。上令下行,1937年12月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专论《迫切的减租减息问题》,在这篇专论当中,笔者提出:“减租减息是目前改善民生的最基本工作”。那么,究竟减租减息意味着什么呢?减租减息,从本质上来讲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实行的一项崭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土地政策,该项政策的目的在于说服地主同意减租减息的同时也促使农民愿意交租交息,进而在地主和农民之间寻求最大的妥协,进而建成和巩固农村抗日统一战线。

减租减息运动则是指以减租减息政策作为导向来调和农村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而发展和巩固农村抗日根据地和农村抗日统一战线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减租减息运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运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场运动首先是动人奶酪的运动,这里,运动本身既要做到动地主的奶酪,损害地主的既定利益,也要做到将广大农民真正发动起来使其自愿参与到运动中去,因而这场运动不是敲锣打鼓、吹吹响响就能完成的。河南农村抗日根据地的负责人对于党中央的决策领会到位,对于最新的运动精神把握精准,因此,当时的负责人清醒的指出,在河南农村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绝不是过去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以为政府下道命令,或群众团体召开个大会就可以把改善民生工作办理完,广大的群众生活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样一项政策、一项运动在河南农村地区的真正落实与取得实效,就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综合各项要素、平衡各方利益、采取多种方式。

减租减息政策在河南农村地区的落地实施,面临着双重主体,这里有必要对这两大主体作一分析。首先,作为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河南农村的农民其实在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到1943年秋之前,其心理方面仍然是被动的。这和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传统小农在思想上总是“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他们对于变革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总是担心这些改变是暂时的、流变的,最终只能让他们获得的更少,从而无法生存下去。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米格代尔经常强调的,农民之所以对变革极尽怀疑,是由于他们认识到那些所谓的进步或许能将他们带到比现代还恶化的程度。对于在生存线上下苦苦挣扎的农民群众而言,这是一种难以承担的巨大风险。除此之外,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内心有着非常坚固的宿命论观点,认为自己这一群体是天生受罪的,无法更改。具体到共产党在河南农村发起的减租减息运动当中,农民的这种纠结的思想状况体现为“怕地主夺佃、怕丧良心、怕八路走”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即使他愿意减租,也是想沾些便宜,而不是以为应该……所以在减租时心理上十分矛盾,又想减,又不敢减,依靠上级,等待‘恩赐’”由于河南地区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农经济体制下,这样一种经济体制造就了农民们终年饱受地主的经济剥削压迫的局面,反映到思想层面,就是交租纳赋的思想依然牢牢地充斥在河南农民心里,加上“地主阶级对于浓密的封建统治,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不但有其经济基础,而且有其上层建筑,既农民在思想上、道德上、习惯上,都在封建束缚之下,认为地主的封建统治是当然的合理的。”  土地所有权被地主所垄断,对于农民而言,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存之本被地主所掌握,因此导致农民在心理上习惯处处以地主为尊,与之相契合的是,当时河南农民们普遍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种地交租是应该的。“地是人家地主的,人家不租给咱地,咱怎么能活呢?”所以,在河南农村刚开始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时,当地的农民们心态上就无法理直气壮,有些大胆的农民尽管愿意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来,也是抱着一种捡便宜的心情来参与的,甚至有的人士嘴里嘀嘀咕咕,心里不情不愿的参与。

其次,作为减租减息政策的被剥夺者,河南农村的地主们是本次运动的最大阻力。毕竟减租减息,减的就是地主们的钱粮等切身利益。河南农村的地主群体们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和不服气。如何正确做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如何保护前者、安抚后者,这是考验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农村地区能否做好减租减息政策的关键之处。

在减租减息运动初期,河南抗日根据地的各级党委没有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向当地农民朋友们进行一些翻身思想和诉苦反省等之类的简单思想宣传,企图从头脑当中驱逐掉不科学、不正确的想法与观念。而面对共产党人们发起的思想宣传活动,一些农民深受压迫已久,因而他们会倾向于简单地认为“翻身就是得点东西,不论大小问题都要翻身:一个中农正在锄麦子时说地不知给人家谁锄呢。面对这一状况,河南农村地区的共产党人总结教训,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开启思想动员工作。共产党员告诉农民当前在我国,民族矛盾已然越过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为了恢复经济,为了一致抗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领土范围内,为了给子孙后代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必须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由于大多数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靠文绉绉的文字宣传难以取得成效,河南各级党委在推进本地区减租减息工作中不断创新,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和口号等通俗形式进行宣传,这样以来,群众便容易记住政策,传播较快,如“加入了农会才能保证不勾地”,有的地方提出“农民是一家人”,“大家都是穷朋友”“想吃饭自己干”。此外,中共通过釆用倒苦水、滕肚子、算剥削账、挖穷根等方法,引导农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忆苦,‘穷人是怎样穷了的?地主是怎样富了的?地主是怎样压迫咱们的?’围绕着这些问题,农民从自己生动的历史事实中,找到了‘穷根子’”,这种明确的阶级观念产生后,农民自觉得就把农村阶级分野为剥削与被剥削阶级,从而使宗族之间、村庄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为“双减”运动的幵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在减租减息运动当中,面对不同的农民心理,党通过秉承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即以利益作为杠杆来调节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利益,且立足于二者的阶级特性采取不同的战略,最终有效的达到了既能发动农民又能收服地主、把阶级冲突控制在统一战线这一范围内的目的,从这点来说共产党在河南农村地区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思想动员达到了一种近乎理想的政治境界。

对于地主,河南抗日根据地的各级党委则采取积极争取的做法,这也是共产党在河南农村地区建立巩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必然举措。在河南,当地的党委为了在运动中鼓励地主加入减租减息的运动当中,并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就在政治方面对地主群体做出些许让步,这样一种让步是战略性的,也是暂时性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对于地主的让步包括在政治层面上的让步,即地主可以参与到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府当中去,可以加入“三三制”参会议会以保障其在政治上的各项权利,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河南农村地区各级党委对于地主进行让步、赋予其政治权利,不是让地主延续其以往的作威作福的态势,而是以一种折中、争取的方式来赢得地主的支持。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提出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并强调“这种政权,即使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使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的。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只有汉奸和反共分子才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通过政治手段的加持,河南农村地区的地主们在减租减息运动当中有所妥协,实现了共产党人关于本次运动的预想。

客观来说,在河南农村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减租减息运动刚开始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失误,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的右倾作风和恩赐包办心理作祟,如河南“安阳群众说:‘八路军在山西是红心,在河南是白心。之后,河南农村的各级党委直面以往的错误心态与做法,积极纠正、认真改正,在减租减息的道路上越走越对、越走越好。

放眼全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党领导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是当时较大的抗战后备阵地,站在国内抗日大局上看,无论是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还是持久抗战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在该根据地形成广泛且巩固的农村抗日统一战线。在农村抗日统一战线中农民和地主是重要的主角,这是由于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始终是我国抗日的主力军,地主则是当时形势下不可缺少的同盟者,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天然的阶级利益矛盾,这是不可调和和难以化解的,只能是妥协和逐渐消化。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也强调指出“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就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同时争取到这两大阶层对抗日的支持,就既要做到解决农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恢复农村的生产发展,又要做到保障地主的部分利益,让他们不至于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上。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也符合当时国人的最大利益,因此,减租减息思想政策、减租减息运动实践是是符合党的意愿的、符合历史潮流的、是利于国利于民的。

三、河南农村减租减息政策的开展意义

减租减息运动在运动在河南农村地区的开展,给当时我省的农村带来了较大的变化,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变化:

1、河南农村地区不合理土地制度的变化。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改变了河南农村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制度,随之造成了农村各种经济成份的变化,小农经济日渐发展。什么小农经济,就是一一家一户为经济生产单位、耕地面积一般较少块数较多、单独生产费工多的经济劳动形式。据调查,抗日战争时期,小农经济在河南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平均每户河南是7.6亩”,由此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在河南的发展。

2、河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河南根据地发起的减租减息运动,使得该地区农村社会的地权分配状况以及各个阶层的分布状况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减租减息运动过程当中,很多地主将私有的土地进行买卖和典当,从而使得部分较为富裕的农民掌握了一些土地。尤其在减租减息运动的后半程当中,这种现象与日俱增,促进了河南农村地区地主、富农、贫农等人数的更改,由此带来了农村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

3、河南农民生活、生产的变化。减租减息,减掉的都是农民们的负担,增加的,自然是农民的收入或者收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河南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降低了农民的租息重担,偿退了往日地主们从他们身上搜刮的民脂民膏,农民们手里的钱、屯里的粮、圈里的牲畜增多了,逐渐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甚至于购置生产工具,扩大生产规模。包括增加土地、购买农具、繁殖耕畜等等。这样一来,农民的生产方式更加倾向于精耕细作,庄稼的生产效力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涌现出了一批农业先进生产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实力增强了,经济地位上升了,与之而来的是政治意识的增强,表现在农民的参政意识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开始积极参与到共产党组织的政治生活当中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发出自我的声音,甚至是亲身投身于党的建设、根据地的政权工作当中。

河南农村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一方面政策中的保证交租交息以及对于地主富农人权、财权和政权的保障,照顾了地主富农的部分利益,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往那么剑拔弩张,而是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中共的统一抗日战线政策在河南地区直接得到了维护。另一方面,减租减息政策在河南农村的实施,使得这一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巩固与壮大。减租减息之后,河南农村在生产建设、动员参军建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河南农村地区有效地实施减租减息政策,团结了河南农村社会当中的每一阶级,赢得了当地人们的越来越多的肯定与支持,农民朋友们或者通过入党,或者通过参军,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阵营当中,成为积极抗日的一份子,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实力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农村社会中的影响力、控制力日益增强,真正做到了红色的党旗飘扬在河南的田野上。

 

返回】 【顶部】 【关闭

 Copyright @ 2003-2013  新乡党史方志网

 豫ICP备14008467号-1